關於雜物的書籍,半年內看過三本。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仍是目前當頭棒喝的開啟書。因為到最後則會發現雜物是果,歸根的因,還是在個人思維。Phyllis的這本,也是一樣。要說若是【怦然】是開啟,Phyllis的則是加強版。加強的在於開啟了另一種「遺物思維」:你珍藏的東西,對別人來說並不一定是美好的事物。人有旦夕禍福,要人不在了,那這些東西,也就都變成了遺物。是不是那麼美好?另當別論。因為這個思維,當初在看麻理惠小姐的書的時候對於【怦然】的抉擇,特別是具有年份、情感因素的物件,多少總會有那麼猶豫不決的東西,轉化為遺物的方向去思考的話,就再也不會那麼執著了。說「遺物」好像過於嚴肅,其實只要想:在逃命的時候那些東西到底會不會想帶上,就知道那些東西是不是該歸類為雜物、垃圾了。
如果說【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是就現有的物品去歸類為雜物或者必要之物來清理。【零雜物】則轉換為另一種思考,就像書裡開宗明義的說到:青豆化。會更進一步的去思考人的生活,是不是需要這麼多的東西,在下手採買的時候就會多一分的思考,像現在我已經不太買紀念品這種東西了;買之前總會先冷靜一下想想之後是不是會用到,家裡是不使已經有類似的(衣服、包包、飾品、家用品..也多用這方向去思考了),當然,多少還是會有錯手的時候,就像麻理惠書裡形容的:怦然心動,這種時候總是會有,那,就買吧!人生裡總是還是要進行一下促進經濟活絡的行為,不然也會太過乏味;然,覺得不需要的時候,再像麻里惠書裡那樣寫道:謝謝這些物品曾帶給我的快樂,然後斷然處理。從中找到平衡就好。
青豆化是需要進化的。我相信Phyllis也是經過時間的淬煉,在這過程中會慢慢的探索甚麼是自己需要的。所以即使現在沒法做到像她那般徹底,但我也不急,總覺得不需要一蹴即成,隨著時間就會慢慢精進,我個人是蠻期待這個過程的。就像現在,除了採買前思考自己需不需要這些東西,看過【零雜物】之後,對於採買紀念品送人的事情,我也轉化到會思考一下要買就要買人家可以用得上的東西,而不是什麼當地的紀念磁鐵、鑰匙圈、杯子...等裝飾品。以前不瞭,但現在會換個角度思考,是你去過又不是人家去過,你見物會有所感觸,但關那個人什麼事;而這些貼著當地logo會做成紀念品的東西,坦白說,大家家裡都有一成串。用得上嗎?不見得,而且本日的當頭棒喝是,搞不好送的那些紀念品,跟人家的室內居家裝潢不搭,還會破壞人家的生活風格;但因為是人家送的情意,所以對方也不好意思扔掉,無形中卻也成為人家家裡的雜物。當然,有些人就是有搜集的習慣,所以帶回來算是順水推舟。不過,在這推舟的過程,我自己還是期許自己未來盡量不要。
因為不是一蹴即成,今天有人問Phyllis在清理雜物的過程中有沒有後悔曾經錯丟過什麼東西。她還沒回答的時候,我就自己的狀況檢視,答案就已經是沒有,想當然爾Phyllis也是沒有,就像她自己書裡所寫的,她是經過分類、檢視 一步步的進化,不是一古腦的就丟棄,所以當然沒有後悔。我自己也是,沒有辦法確定的時後先留下,隨著時間的演化,最後會越來越清楚知道到底自己要的是甚麼,而那樣物品究竟適不適合留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