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6, 2015

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

特意找這本書來閱讀的契機很簡單,主要是這幾年來看美國影集的時候,只要是演述法庭戲的劇碼,都常常以登珠峰的種種事件,尤其是此事做為改編延伸。(最後一次是看Good Wife時又提到類似)

要不是去年(2014)發生雪崩事件,1996年的這場山難事件,堪稱珠穆朗瑪峰最嚴重的國際山難事件。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受到了很多的爭議;如果再對照許多影集改編的劇碼,我想,不乏是死者親屬或者是其他生還者控訴作者闡述的不是事實卻可藉此出版書籍得到大筆版稅,又或者是其他登山者在山上的見死不救眼睜看著他人死亡...等等道德倫理問題。這,是一本很美式風格的書籍,加上作者本人,身為「戶外」雜誌的記者的身分,又隨隊上山親身經歷,事後重新探訪其他生還者,比對、查證,閱讀起來我覺得他算撇去自身情感的問題,寫了算是很客觀,平實且流暢的報導文學;即使一些臆測,引起死者家屬的不滿,但是,事件歷經20年,身為旁觀的閱讀者的角度來看,他的臆測推論,不無幾分合乎邏輯的道理。也曾經看過幾則書評,對於台灣遠征隊造成負累,引起山難事件的撻伐(最奇怪的是台灣人自己看了還跟著討伐)。不管是不是後來翻譯有修飾還是怎麼樣,但單就本書來看,作者並沒有撻伐哪一個隊伍或者爭論誰對誰錯的意思。他的本意,是盡量還原事情的真相,除了報導給大眾得知之外,我覺得也不乏是他想從中得以了解事件的一些疑惑(不斷的反證也確實釐清了他當時在山上信誓旦旦的錯誤),創傷症候群的一種療傷方式吧!

山難的造成,通常都是一些各別,當下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關係的小事,進而一個連帶一個,串起危機的總和,進而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遺憾;就連作者在本書也有自白,覺得他自己也自以為「應該沒關係」的忽略了一些事情導致夥伴的性命喪失,對其他人見死不救的陰霾也永遠揮之不去。即便生還,我想,他也不見得好受,畢竟,那些死者都曾和他一起朝夕相處,為了同一個目標同甘共苦,一起度過六個星期的夥伴們。

讀完,我最深的感觸是,要為死者發聲找個出口很容易,但是,指責安全下山來的生還者是害群之馬或者見死不救,也太過嚴苛。在空氣稀薄的八千公尺高山上,身心狀況絕對不會是我們在海平面高度上可以想像出來的。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價值觀的不同、團體裡團員平日的生活方式、理解力不同、角色的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是對是錯,從作者的報導文學裡來看,我認為沒有絕對的對錯,也不管再版的是否有修改,但就此一再版的版本看來,作者是厚道的,他沒有特別妄加對與錯,僅是盡量還原事實,讓閱讀者自己去咀嚼適宜與不適宜。此書為再版,特別收錄了作者出版此書之後引起爭議種種事情的後記;爭議性最大的人物莫過於美國嚮導費雪領隊的第二嚮導波克里夫跟隊員珊蒂,我對這兩位自有不同的想法,他們或許各自有各自的行為造成了後面一連串不可挽回的遺憾,但,閱讀完之後我還是以為,他們所造成的,並不是絕對的因,最大的因,還是在於雙方嚮導都沒有嚴格執行自己原本就已經訂下的停損點,也就是,不管成員裡有沒有攻上峰頂,下午兩點一到就一定要折返的規則。這一點,才是整起山難最大的問題。其他的事情,只能說,不適宜,這幾點,容後再續。

本書開宗明義的說道,作者強之所以會打算親身上山採訪,契機來自於大家對於商業登山的行為的議論。論點在於登山商業化導致於登山功力不佳的人也可以上山甚至靠別人的力量登頂,無疑是褻瀆了登山的這項運動。剛開始看的時候對於書裡登山家們提及隨便的阿貓阿狗都可以上去的理論,看得我十分的吒舌。因,他們覺得不夠格的人,其實都有登過六千公尺以上大山經驗的人,就我來看也並非全然是隨便的態度,至少基本的體力、耐力、穩固的登山技巧還是有的;不過,不得不說,海拔高度不同,要求當然也會不同,冰斧與冰爪是否能夠運用純熟,如何雪地、岩壁行走..這些都不是我們只有登過三千多公尺左右高山的人可以想像的。然,因為曾經參加過國內商業登山團,遂,海拔高度雖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心情上我很能理解像作者這樣多半自己獨立登山,扎實立下根基甚至還因為停頓爬山這活動太久,要登大山之前還自我要求先鍛鍊一年之後再上去做報導的人,會認為這些參加商業登山隊要上世界第一高峰的人不夠水準。

商業團的操作,即便不出國,只要參加過國內的一次,就可以理解是怎麼回事。他們標榜的就是,開路,我來開,行囊睡袋食糧等負重物,不必,山青扛,上山的人只要有基本裝備,有腳能走就一定可以上峰頂;我國的第一高峰玉山,不乏一堆海拔兩千以上的山都沒走過就可以直接登上頂峰留下可以炫耀一輩子的身影的人。商業團的操作,把山,當成一種商品,參與的人的心態很多也是懷著下山之後可以炫耀說嘴自己征服了哪裡哪裡的第一高峰的目的而來,對喜愛山林或者把登山當成是一種嚴肅的挑戰的人來說,商業團的出現無疑是助紂為虐的一種行為。一體兩面,商業操作,導致大量的人潮上山,可嚴格封鎖則會造成了當地經濟衝擊,雪巴人沒有工作喪失經濟來源,這點,在我們自己國內也可以看見縮影;登山社的存在與山青之間的關係有著一種不可言喻的默契,沒有背負、炊煮的需求,哪有賺錢養家活口的機會?!只是,一掛上契約條件,明眼人都會感嘆金錢瓜分下食物鏈階級的可怕。客人付出最昂貴的金錢,分配到事情做得最多、物件扛得最重的人的身上,卻是殘少得可憐。一如書中兩支商業隊伍,風險這麼高的活動,第三嚮導拿一萬美元,可雪巴人多半只能拿到一千到一千五美元,他們做的事情卻是最多,可卻不一定會得到相對的尊重。另外,人潮也會帶來破壞,閱讀時會驚訝於困難重重的世界第一高峰上,攀登者可以製造出這麼多的垃圾遺留在山上(垃圾要帶下山這不是基本常識嗎!?使用完氧氣瓶攻完頂就扔在那裏真是不可想像),弔詭的是,卻也因為有商業隊伍的存在才得以做了幾次淨山的活動把以前的垃圾都攜帶回尼泊爾或者西藏。商業隊伍的存在究竟是利多於弊而是必多於利?!光這個問題就會讓人思考很久。又?罹難的人的屍體是不是也是一種破壞呢?寒冷的天氣,屍體根本不會腐化,更遑論他們身上著的裝備。

再回到本書出版後最大爭議的山上生與死的道德問題。就如同作者中段所提及,登山這件事情,登山家多半會覺得是一件獨立、靠自己的行為,不管是平常的鍛鍊與訓練或者是登上山之後的所有判斷,都是可以靠自身來決定;然,參加商業隊伍,就不是這樣了,一旦畫下了契約,成為團體,決定權就等於交付出去,一切,只有聽令的份;在高山既有冰隙、雪崩、暴風雪...空氣稀薄等問題的風險下,這無疑就是把自己的性命交付在他人手上。這一段看得我有點心驚膽跳,回想自己之前根本沒有好好負重訓練過,覺得靠著有經驗有資源的登山社的帶領,應該沒甚麼問題的行徑,也太過大膽。有經驗有資源,是很好,但,只要嚮導一個誤判,或者團體中一個隊員發生甚麼問題,嚮導必須分身去協助,零零亂亂的事情越多,危機的機會,也會增加,一如這兩支商業隊伍。當危機出現時,累積比較多登山經驗的人自會有自保的優勢,相對的,經驗較少、體力不佳的人就比較容易發生事故。所以,即便參加商業登山社的活動,該有的體能、登山技巧、裝備準備、危機處理與野外求生的能力,我筆記下了平常一定要好好自行鍛鍊,另外,在山上的時候也不能有靠別人的想法,一定要有自己的專注力,不要逞強,用謹慎小心的態度登山。

商業登山隊,你既不可能可以選擇自己的嚮導、雪巴人(或山青),也不可能可以選擇誰跟你/妳是同登的隊員。這當中只要一個人的價值觀/理解不同,行事就會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如爭議人物費雪隊伍第二嚮導波克里夫。爭議點在於:攻頂日他選擇無氧登山,不背氧氣筒上去。因為沒有氧氣筒,人在高山近缺氧的狀況之下,身體會更加快速感到寒冷,失溫風險增加,神智不清判斷力更是會跟著下降,也於是採無氧氣筒攻頂講求的就是急下,不能在海拔8848上待太久;可,身為第二嚮導,他應該是要隨時待命輔助客戶上下山並且照護其他突發狀況,沒有氧氣筒無法久待的狀況下他自己快速下山回四號基地營,有棄客戶不顧之疑。關於這點,我有不同的見解。他的作法固然有違一般商業團嚮導的規範,但某程度上我也同意他事後的說法:待在上面並不一定會比較好,當時他認為他快速下到四號營可以為客戶做更多的準備,例如再拿充足的氧氣筒作需求補給。不管是不是推託之詞,我認為仍是有一些道理,但凡看到攻頂上去的人,氧氣筒裡的氧氣多半都已經耗掉,缺乏氧氣的狀況之下要下山確實也有一定的風險,如果照他所說的由下再去遞上充足的,會讓客戶輕鬆點或者做其他危急支援;這,就是價值觀/想法不同的體現,況且就當時的狀況來看他應該是覺得領頭的神人費雪,經驗能力豐富而且還有第三嚮導在,短缺他幾個小時應該也沒有關係。書末有附加幫他的人的說法。波克里夫的作法固然不妥,可他畢竟是有登過20幾次八千多公尺高山經驗的人;山難發生之後,確實也因為他提早下四號營,有了適當的休息得到體力的恢復,得以再出去救援兩個客戶回來,「不管怎麼樣,他們山癡隊伍裡沒有任何客戶喪命」這句成為最有力的幫辯。

另一飽受批評的也在費雪隊伍裡:紐約社交名媛珊蒂。珊蒂也不乏世界其他七大高峰,但在攀登過珠穆朗瑪峰的登山冒險家或者雪巴嚮導眼裡,體力技巧等當然明顯屬低階階級;抨擊點,我想不乏是透過作者的敘述,我們看到因為費雪隊伍裡的雪巴嚮導拖著她行走耗費太大的體力以及浪費太多的時間導致沒有辦法按照原訂計畫先上去架繩,也因此造成腳程快的人無法先上希拉瑞之階,路線雍塞,後面攀爬進度嚴重落後..關於這點登山肉腳我也有不同的看法。客戶之所以選擇商業登山隊,泰半當然是覺得靠一己之力沒有辦法完成,反而,要是依賴曾經攻頂過的嚮導,成功的機率比較大,是以不管是客戶要求雪巴嚮導幫助拖行還是雪巴嚮導多事自作主張,都非該怪罪於客戶頭上。登山冒險公司既然信心滿滿覺得可以幫助任何人登頂,就要概括承受並且預先想過客戶大小問題所會造成的體力流失或者職務分配問題,這些,都是事先開會討論可以避免的;既然流程都已經訂下每個人各司其職,所有的人也應該要按照當時分配的工作進行。沒人架繩路段壅塞的事件,兩隊的雪巴嚮導要負很大的責任,更何況還有因為A沒來所以B覺得那我也不要架設這種鳥事。山上既然已經擬定團隊合作計畫,就應該放下所有的嫌隙,就算不為客人也該為自己想,那畢竟是八千多公尺上的區域啊!大自然底下會發生甚麼事情都不知道,哪還容得了大家在那裏鬧彆扭增添危機的可能。但是,我個人也不是對這位顯然是想要攻頂炫耀的名媛有好感。在明明已知通訊接收不良的情況下,硬要叫雪巴人扛著電話上去以便她之後可以即時宣告登頂,這行徑,十分讓人不敢苟同,雪巴嚮導的體力都浪費在這莫名其妙無用的事情上。

除此之外,作者本身的記者身分,我覺得也要負擔一點責任(他自己書裡也有提及),畢竟,有媒體的報導與宣傳,兩支商業遠征隊的領隊,對於帶領成員攻頂的成敗率,心情上不可能不被影響,因為這可是事關日後的商機;是以這是不是造成了兩位專業嚮導都違反自己以前設定「最遲下午兩點一定要撤離」的原則,轉而不管時間耗費多久,仍是要把客戶帶上山頂,進而遭遇到了暴風雪無法順利下山導致罹難的因果關係,我想,還是有些關聯的。

誠如知名登山家所說,攀爬世界高峰的登山者,既要具備野心,卻也不能太過;有野心,才能讓自己在空氣如此稀薄環境如此惡劣的景況下一步一步的向上登頂,但,野心太過的時候,卻也有可能因此喪失掉性命。收與放之間,還是要憑藉著平日的鍛鍊與過往的登山經驗啊!

但,不管如何,從這本書,以及上個月所看的生還這本書可以得知。登山這個活動,不管是大山小山,該有的體能鍛鍊、負重訓練、裝備準備...一定不能輕忽;更重要的是制定計畫表,也就是要確實做到計畫表的折返設定,路上隨時注意自己的體力,如沒有辦法攻頂也一樣要確實折返。因為,偉大的登山家是這麼說的:「登頂是選擇性的,而活著卻是必要的。」

2 comments:

方小V said...

我很幸運 能在開始接觸登山時 就接收幾位好朋友正確的登山知識與態度 沒有參加過商業團的我 可能也很難有機會參加了

如果真得請人揹 我可能選擇跟上次去瓦拉米一樣 直接找原住民 而非報名商業團
然而最重要的是...沒本事上山 就別去了
(希望圖書館借書快快來得)

Becky said...

◎親愛的小V
這本書雖然在圖書館要等(量少)但,流動的算快。最主要我想是因為內容一氣呵成,大家會不間斷的一翻再翻,很快就看完了。
有時候我覺得外國人比台灣人要來得尊重其他人,當然,高傲的土豪不算,但是書中作者有寫道紐西蘭嚮導有特別跟他們強調雪巴人的刻苦耐勞,他自己也很尊敬他們,希望團員也要懂得感謝他們。我覺得這個很好。但是,台灣商團的嚮導...私底下我知道有些人他們跟原住民都很熟,也很照顧他們,對他們的態度都很好也很敬重;可是,如果可以放在檯面上來稱讚,會更好。
當然,我也明白一定有些人會說:我們有付錢,那就是他們的工作(就像馬拉松賽事一樣,有人就還是會說:檢亂丟的杯子本來就是工讀生的事情,我們有付報名費,他們有拿工讀費一樣)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這種事情。都是一種學習。看到別人的態度或者反應,我們才會知道哪一種適合我們與不適合我們。找出適合自己的,不管是心理上或者體力上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