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旅遊.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旅遊. Show all posts

Monday, April 24, 2023

野島剛漫遊世界食考學

 

看野島剛在臉書的一些發文,已有一段時間。這位日本新聞媒體工作者,曾駐載於新加坡、台灣多年,對於東南亞、東北亞亞洲地區的民情、政經,都有一番深入的研究。政經方面,就不多談了;至於民情生活方面,有時候看著看著,都會覺得這個日本人比我這個台灣人要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看著看著只有越佩服之感。

台灣一般媒體工作者轉行書寫文章的風格,有時容易流於自己的情感投射,讀著讀著,很兩極,屬於同溫層的,共鳴感會很高;而價值觀的體現要有點不一樣,也很容易讓人覺得為了賣書而過於煽情或者浮誇。

同樣是新聞工作者偶爾的投書文章,我喜歡野島剛敘事的方式。他的文章,客觀,沒有投射過多個人的情感,平鋪直敘流暢的寫著自己的觀察與觀點。有疑問,就探索,去做田野調查;中間,喜歡的地方就說喜歡,不喜歡覺得不妥的地方就說不妥,甚至會再有爬根的執著,博學多聞,讀來讓人比較有收穫。

Tuesday, February 04, 2014

祕密的京都

眾多講京都的書,這本,算是比較深的一本,必須走過好幾回京都才能比較懂得他在說哪裡的書。不過,人家副書名也開宗明義的說啦:京都人才懂的散步法。

編輯法是以京都大宗洛西、洛東、洛南、洛北、洛中的編法書寫。洛北洛西的部份挺有意思的,沒想到京都本質上跟鬼神可以牽扯的區域是這麼的大。洛西低調卻及有趣的氣氛,上回已經初不領略過,有些作者介紹的地方也走過一回,因此讀來再知道其中歷史來由,覺得更有收穫。當然,還沒走過的地方,也成了下回好好慢步在其中的動力。(千本釋迦堂的描述我快笑死:阿龜像。這尊像從遠處看來也是衝擊性十足的....我當初一進去看到阿龜像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好大一仙,好突兀,而且搞不懂為啥一定要擺置在那,整個很疑惑。看完作者的說明之後,我整個大笑了)

Thursday, May 24, 2012

在地京都人帶你超值遊京都

沒有預期這本書是個像漫畫一樣的小書,但,翻第一面的時候看到她講述:京都商店被京都人教得很好,馬上就吸引我繼續再往下看。舉的例子很妙,是以一整條吐司切成幾片來做例子。作者繪道,要是跟店員說切成八片,而可愛的店員若是討價還價陪著笑說:「只能切成七片。」的時候,要是外地人,可能就會妥協了;但,京都本地人可不會妥協,同樣也會笑瞇瞇的回給店員:「請妳還是要照我說的切成八片。」我看到這段的時候心想,別說外地人了,如果是我的話,大概也覺得沒關係,然,看到作者後面畫的小字,不免一驚,覺得:是啊!切成八片如果一天吃一片就可以吃八天,可若是七片的話,就只有七天啊!這,完全是沒有深思熟慮的妥協啊!所謂的錢要花在刀口上,就是這個意思吧!

Sunday, July 10, 2011

極南 南到世界盡頭

黃麗如應該是目前我最喜歡的線上旅遊記者,看了這本,更是這麼覺得。

之所以會喜歡她,是因為她的旅行,除了工作上的,很多,都是她自己花時間花金錢去實行的,而且,地點都是台灣人一般比較少自助到達的地方,理由只有一個字:遠;還有,相對的資訊不多。但她,非常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也於是,文章總是讓人有不同視野的開展。記得之前有報導指出一些行腳節目要結束,訪問了某個計程車司機,他是如是說:因為經濟上只能夠養家活口,沒有多餘的金錢可以去旅行,透過這些節目可以看到世界不同的角落是這麼的不一樣,覺得很棒。看黃麗如的這本「極南」,我也有同樣的感覺!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慢漫京都:再見!我還會再來

京都,給人的印象就是歷史古都、廟啊、寺啊很多,是以也許有一些人也會這個地方很無聊。

傑利與馬蘭達的這本『慢漫京都』,相較於第一本,我個人覺得這本比較有內容,也比較有趣點,或許是因為它比較貼近生活。去過京都的人會發現,其實,京都這個地方,是很『人』味的,這裡的『人』,可以說人文,或許是因為生活在千年古都裡,京都人其實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因此,悠遊在其中,不管是平凡的住家、旅遊書上所介紹的名店或者是街頭巷角隨處經過的小店,各個,都很有特色,如果一個一個駐足,會發現,其實,都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