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04, 2013

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連我都能跑了,妳一定也可以!

圖片:連結自博客來

速記一下:

①前面顛簸的青少年時期讓我看得很動容。後面雖然提到因為跑了馬拉松而改變,但我更敬佩的是還沒跑之前,她就已經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努力對抗憂鬱症+想要活下去,勇敢的面對自己。這毅力與決心,比進行一場馬拉松還要困難100倍;畢竟,要從心裡對抗習之已久的習慣,要完全改變,真的很難。

Thursday, August 09, 2012

愛在巴黎午餐時 Lunch in Paris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受推薦序的影響,寫推薦序的筆者說她一起頭就興味盎然,停不下來。看完三章後,我心想:幫人寫序果然都要誇張點,哪來的興味?!作者起頭的愛情故事,坦白說,我看的覺得很無趣;異國戀情的情節要比她精彩的,多的是。她這,實在不足為奇,也沒啥好欣羨的。雖說如此,但後面附錄的食譜,看起來十分有意思,所以我也就耐著性子再看看她的故事。

Sunday, July 22, 2012

零雜物

如果有人能閱讀數十本居家、風水環境等歐美日書籍,內化為自己的修練因而再出書闡述自己的想法及做法,個人認為真是幫其他閱讀者省去蠻多的時間,去蕪存菁。

關於雜物的書籍,半年內看過三本。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仍是目前當頭棒喝的開啟書。因為到最後則會發現雜物是果,歸根的因,還是在個人思維。Phyllis的這本,也是一樣。要說若是【怦然】是開啟,Phyllis的則是加強版。加強的在於開啟了另一種「遺物思維」:你珍藏的東西,對別人來說並不一定是美好的事物。人有旦夕禍福,要人不在了,那這些東西,也就都變成了遺物。是不是那麼美好?另當別論。因為這個思維,當初在看麻理惠小姐的書的時候對於【怦然】的抉擇,特別是具有年份、情感因素的物件,多少總會有那麼猶豫不決的東西,轉化為遺物的方向去思考的話,就再也不會那麼執著了。說「遺物」好像過於嚴肅,其實只要想:在逃命的時候那些東西到底會不會想帶上,就知道那些東西是不是該歸類為雜物、垃圾了。

Thursday, May 24, 2012

在地京都人帶你超值遊京都

沒有預期這本書是個像漫畫一樣的小書,但,翻第一面的時候看到她講述:京都商店被京都人教得很好,馬上就吸引我繼續再往下看。舉的例子很妙,是以一整條吐司切成幾片來做例子。作者繪道,要是跟店員說切成八片,而可愛的店員若是討價還價陪著笑說:「只能切成七片。」的時候,要是外地人,可能就會妥協了;但,京都本地人可不會妥協,同樣也會笑瞇瞇的回給店員:「請妳還是要照我說的切成八片。」我看到這段的時候心想,別說外地人了,如果是我的話,大概也覺得沒關係,然,看到作者後面畫的小字,不免一驚,覺得:是啊!切成八片如果一天吃一片就可以吃八天,可若是七片的話,就只有七天啊!這,完全是沒有深思熟慮的妥協啊!所謂的錢要花在刀口上,就是這個意思吧!

Sunday, March 25, 2012

奔跑──跑出人生風景

看到書名,我想,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本跟「跑步」有關的書。確實也是的,裡面書寫的人物多是跑者,平常最大的嗜好,就是跑步、參與馬拉松;但,如果你/妳因為覺得自己不喜歡跑步,不會去跑步也不可能去參與馬拉松,就錯過這本書,我覺得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因為這絕對是一本即使不跑步的人也可以看的一本書。

書裡的內容,雖然都是主角們講述自己跑步的過程或者心得,卻延伸出更多很有智慧的人生態度與哲理,你/妳會訝異,這些跑者的人生,怎麼會如此的精彩及有深度。小魚書寫的方法感性且迷人,就像講故事一樣,以八個單元,分別讓大家瞭解,跑步是一種適合任何人的運動,不管是年輕的、年紀大的、生過病的,男男女女,一個人,或者一家人;因為這項運動,這18個人的人生更各自展開或許浪漫,或許豁達樂觀,或許勵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