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5, 2004

發條鳥年代記之鵲賊篇

親愛的你,

太無聊了,所以開始看「發條鳥」

第一章看完,對於內容,我只能說有些無趣;可是因為無聊不知道要幹嘛,所以只有耐著性子翻閱下去。直到翻到第二章,看到書裡的「我」和妻子爭吵喬段,開始興致高昂起來。

知道他們為什麼吵架嗎?為了藍色的面紙、有花紋的衛生紙以及牛肉炒青椒。「我」,因為面紙及衛生紙在超市大拍賣,順手買了回家。妻子在看到這兩樣東西之後,拿到他面前問他:「你怎麼買這種東西回來呢?」他,不明白,因此提出疑問。對他來說那不就是面紙和衛生紙嗎?妻子說:「我是問為什麼買了『藍色』的面紙和『有花紋』的衛生紙?」這下,書裡的男主角更不明白了,而他接下來的話,則是讓我笑得樂不可支,因為他說:「…兩種都在拍賣很便宜呀!鼻子不會因為用藍色面紙擤就變成藍色。有什麼不好呢?」妻說:「不好。我討厭藍色的面紙和有花紋的衛生紙,你不知道嗎?」「不知道。」男主角說的很果決還附帶了另一個好笑的疑問句。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爭辯。「我」問妻子,那從結婚到吵架的現在,難道一次也沒買過藍色的面紙或有花紋的衛生紙嗎?答案,不用說,所有的人都可以想得出來是斬釘截鐵的:沒有。「我」的妻子說:「你一直都和我生活在一起,居然會沒有注意到這個,真是令人吃驚啊!」這番話不但對書中男主人來說是吃驚的,對身為讀者的我來說,也是吃驚的要命。

難道不用吃驚嗎?因為這一小喬段讓我開始認真的思考我家出現的東西。為何牙膏都是黑人牙膏呢?該不會是我媽受不了其他牌子的味道?萬不一哪天我買了家護牙膏,會不會引發為什麼要買那種擠出來有紅有綠也有白的牙膏問題?當然,我是有點誇張,應該不會為這無聊雞毛蒜皮小事而翻天。不過,否定的同時,我又有些不能肯定,因為人生不就是由這些雞毛蒜皮無聊小事所組成的?為這些無聊事而翻天好像也沒啥稀奇。

好了,扯太遠了。我真正想說的是,因為這喬段,我突然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樣?我們,認識了好一段時間,或許生活在同一個空間裡、睡在同一張床上,吃著同一桌的食物,手牽著手走在大街上,肩併肩的坐在一起,感覺上好像很親密。可是,這樣的我們,到底有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親密?我到底知道你多少?你又懂我多少?知道你不喜歡我喝可樂,知道你龜龜毛毛老是下不了決定,知道打你的頭或是對你說「豬頭」則是採到你的地雷。這樣,就夠了?這樣,我們就是所謂的契合???我所知道的這些是你告訴我的還是我自己發現的呢?你或許會說有啥分別?當然有分別,被動與主動的分別。就像是書中的男主角,以後,他再也不會將牛肉和青椒炒在一起,因為從這事件中他被妻子順道一提的告知了她不愛;可如果他之前就想過為何他從來沒有從妻子的手中吃過她做過的牛肉炒青椒,那麼是不是就不會有地雷引爆事件?是不是就不會有後續的那麼驚訝及反省自己好像真的不知道某些事,於是懷疑起那這樣的六年婚姻生活究竟算什麼。

我好像在繞口令。但,因為如此,我開始想那句:人不可能是一座孤島。聽起來好像真的是那麼一回事,因為我們不太可能有機會像魯賓遜那樣一個人生活在孤島中,在家有父母兄弟,唸書的時候有同學老師,出社會後有同事朋友,人,難免都有所交會,久而久之,也渴望有所交會,於是,人怎麼可能會是一座孤島呢?!然,就像我之前講的,關係建立了,我們好親近,可真的那麼親近嗎?還是只是看似?每個人其實都還只是像一座孤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有一天我們會驚訝:哇,我跟你不是都已經在一起了嗎?可你怎麼不知道?或者我怎麼不知道原來你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然後開始懷疑那我們存在這麼久的關係算什麼?甚至有點罪惡我對你好像真有那點漠不關心,或者難過於自己的被忽視。

很可怕吧?!或許,你不那麼覺得;但突然之間,我對我想到的這些卻覺得好可怕。

Friday, July 18, 2003

我性蕩漾Burning Night

Part one
去年偷偷開了秘密情室的黃臉婆,寫了一些有關男女兩性世界的文章,不管是八卦故事、心事或童話,黃臉婆筆調詼諧有趣,總是讓我看了想要微笑。這微笑,會心的程份居多,然後不得佩服這個黃臉婆把女人心底的小小心思及奇想,絲絲入扣地都描寫出了。

今年,黃臉婆再度出擊,離開情室準備冒險犯難尋找情人,談個小戀愛。她用英文字母A到Z寫了26個尋情檔案,這26個檔案26個男人,從女主角小芙和他們的對談中,你/妳可以發現原來這社會上居然有這麼多光陸怪離的「性」事,有些男人的想法更是叫人張口結舌。男人和女人真的是大不同,不管是結婚的、單身的,甚至離婚的,同樣來尋情;但,是為了心靈又或是為了身體?黃臉婆做了很詳細的闡述。

我自己最喜歡本書的部份,莫過於它將男人、女人的渴望、心情,寫得很精準透徹。看到小芙說:「愛情世界中如果要看分數高低等級,應該是看看『真心』有幾分、『契合度』有幾級」、「愛情又不是角力,一定要勢均力敵才會有好戲看」等字句,我真只有點頭如搗蒜的份;當然,看到某些男人的提議,也免不了怦然心動。

黃臉婆問道:26個檔案,哪一個情境會讓你覺得躍躍欲試?為什麼?

在還沒全看完之前,T檔案是最讓人怦然心動的,一方面是自己愛玩,二方面乃因旅行是最容易讓人放鬆心情的,陌生的地方,沒有熟悉的人會蜚短流長、短短的天數,和某個人可以牽著小手慢慢加溫,也可以一夜瞬間燃燒,光用想的,就無限綺旎浪漫。

黃臉婆道:那妳就選T檔來寫寫心得吧!

我說:那怎麼成。我還沒有看完耶!搞不好全部看完之後我會變心。

果不其然,待書一看完,我豈只是變心,我還「很貪心」,覺得這個也不錯那個也不錯,以這樣來看,黃臉婆的終結檔案Zoro應該是最佳人選了,只是…..唉~~~好康的都被人家先訂走了。既然這樣,那只好繼續自己綜合版的幻想。

Traveler還是我的最愛,輕輕鬆鬆自由自在,有美景可看,又不用擔心這擔心那,談個小戀愛回去一拍兩散,肯定可以Burning night!不過既然要Burning,那就徹底一點,三月野兔先生以大地為證,做愛做的事的主意真真不錯,配上Traveler,我連地點都想好了,就選巴賽隆納那個天體海灘吧! 這樣搞不好還可以「順便」體驗一下Swinger說的那種性愛派對高級班。去玩耍之前呢!如果這位Traveler能和精肉A男及Rich man交流一下則是更好!這樣,既可以得到溫柔的身體對待也可以有物質上的高享受。

如果真是這樣,哇哈哈! 不用BDSM皮鞭加皮鏈,我就是個快樂女王啦~~~


Part Two
去年偷偷開了秘密情室的黃臉婆,寫了一些有關男女兩性世界的文章,不管是八卦故事、心事或童話,黃臉婆筆調詼諧有趣,總是讓我看了想要微笑。這微笑,會心的程份居多,然後不得佩服這個黃臉婆把女人心底的小小心思及奇想,絲絲入扣地都描寫出了。

今年,黃臉婆再度出擊,離開情室準備冒險犯難尋找情人,談個小戀愛。嚇!這讓我感到有點小驚訝,之前光在情室裡看啊想的就很精彩了,如今真的「不安於室」,那豈不帶來更多叫人驚豔的東西?!

是的,剛看到黃臉婆新書書名及性感封面,我的確驚豔,心想,這本書該不會是走辛辣重口味風吧!但,仔細翻閱後發現,好像不是我想的那樣。

『我性蕩漾Burning Night』,黃臉婆用英文字母A到Z寫了26個尋情檔案,這26個檔案26個男人,從女主角小芙和他們的對談中,你/妳可以發現原來這社會上居然有這麼多光怪路離的「性」事,有些男人的想法更是叫人張口結舌。男人和女人真的是大不同,不管是結婚的、單身的,甚至離婚的,同樣來尋情;但,是為了心靈又或是為了身體?黃臉婆做了很詳細的闡述。

我自己最喜歡本書的部份,莫過於它將男人、女人的渴望、心情,寫得很精準透徹。身為女人的我在看到小芙說:「愛情世界中如果要看分數高低等級,應該是看看『真心』有幾分、『契合度』有幾級」「愛情又不是角力,一定要勢均力敵才會有好戲看」等字句,真是點頭如搗蒜;看到某些男人的提議,也免不了怦然心動。除此之外,黃臉婆非常的細心,她每一個檔案的約會地點和內文是互相呼應的,喜歡在大自然體驗性事的春天野兔先生配上陽明山的「森林傳說」,覺得女人猶如陽光、空氣、水的花花公子配上「陽光空氣花和水」。我不禁為這樣的書寫法喝采起來。

看完這本書,我真覺得男人應該通通都要去買一本,因為從中,你可以了解到女人想的、要的,在意的是什麼;至於女人呢!也都該去看一看,因為形形色色的男人都在書中,妳可以借由本書大開眼界,甚至偷偷綜合這些男人的想法,配上自己的想望,進而展開不同以往的兩性關係。

Thursday, November 21, 2002

冷靜與熱情之間(藍)

看完紅藍兩本『冷靜與熱情之間』,會發現迂仁成與江國香織兩位真是有絕佳的概念。紅版表徵下的「冷靜」看完之後異常點燃內心熱烈的好奇追尋;而當藍版所代表的「熱情」逐一被翻閱時,心則慢慢轉變為理性,冷靜地看待所有的故事。

兩位作者的書都是我初次接觸,卻讓我相當驚豔。不論是藍版或是紅版,女主角葵與男主角順正在這兩本獨立的小說中都各自有各自的情人,一對在米蘭靜靜的生活,另一對則在佛羅倫斯、東京生活。兩人著墨的地方不同,卻同樣引人入勝。香織著墨於馬梧和葵兩人之間的生活細節,使我難以自己地勾勒那美好宜人的生活情境;仁成則著墨於身處的環境,於是,隨著順正的一腳一步,我彷若走過佛羅倫斯、米蘭、東京梅丘的大街小巷,透過順正的眼睛,我彷若看到那些他所描述的: 白色、綠色和粉紅色大理石裝飾,洋溢著莊嚴和優雅令人為之震懾的花之聖母院;從正面看那外觀如巨大的皇冠形狀,數不盡的小尖塔伸像天空,比佛羅倫斯大教堂華麗耀眼好幾倍的米蘭大教堂。仁成的書寫,讓人身歷其境,身歷其境的不只是城市那些具體的景緻,還有城市給予人的那些無形意念,就拿順正和老師站在佛羅倫斯教堂廣場上對談的那段來說吧! 老師說:「看看這個城市,這是個倒退回到過去的城市,每個人都活在過去,到處看不到現代的高樓大廈。….看看這裡,時間從中世紀時代以來就靜止的城市。…..」。我(順正)環視廣場。的確,這裡沒有一座新的建築。古老建築的外觀如建造當初般原樣保留迄今。在不損害歷史美觀的情形下保存著整個城市。看到此段,我憾動極了,仁成把佛羅倫斯付予人們最深的意念都給描述出來了,相信所有去過的人頓時會散發出心有戚焉之感,而沒去過的人則延伸出無限的想望。所以說,如果讀香織的書我被給予的是理想的生活氛圍,那麼讀仁成的,則是被給予深刻的都市風情

日本作家豐富的內涵往往教人讚嘆,仁成也是。藍版的男主角順正是一名繪畫修復師,仁成在書中對於文藝復興時代的畫作寫得頭頭是道,一點都不含糊,甚至於順正的爺爺談起繪畫,也相當的精彩。真難想像迂仁成以前是個搖滾歌手。

看藍版時還會驚訝於仁成對小說整個概念的設定。像順正為何是位繪畫修復師?為何要選擇佛羅倫斯落腳?除了和葵的十年約定外,佛羅倫斯那種不流動的時間性、修復師那種復甦過去,重現原貌,和順正那種不敢追求未來,一心停留在與葵相戀的美好時光極為相襯。這樣的手筆,怎麼不教人想要鼓掌叫好呢!順正前後兩女友,一個是日本臉孔卻講著一口流利義大利語,從小生長在米蘭的葵,另一個則是有著義日混血臉孔卻半句義語也不會說,從小生長在日本的芽實,莫名的讓人又產生異樣的感覺。

與香織書寫葵那種觸不到內心,所有情緒都藏的好好的,似乎有一點虛幻的不同,仁成筆下的順正顯然有血有淚的多了。順正透過和週遭的人相處,來了解自己和葵,同時也讓讀者將原先從香織紅版那接收過來的模糊雛型轉化為深刻的瞭解,我不確定兩位作者是不是有事先商量過,但這樣的效果真是教人佩服。兩位作者的書寫雖然方法不同,但不管是葵那種表徵下幸福的過日子其實是在逃避內心對順正最深的思念,或是順正那種從不掩飾赤裸裸在城市中的每一個角落思念葵,都同樣的教我動容。

屬於戀人之間的故事何其多,『冷靜與熱情之間』為何顯得特別動人,我想正是因為風格不同但功力同樣深厚的手筆、一致性的精緻架構與鋪陳使得故事產生奇異的光彩,進而吸引閱讀者一腳踏入男女主角的世界並且砰然心動不已吧!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02

冷靜與熱情之間(紅)

年初時就在書店看到這兩本小說了。一直沒有買下,因為不喜歡他們的版面。之後陸陸續續在書店翻閱,淡淡的文字卻老是激不起一鼓購買慾;這就是日本小說的通病吧!粗略看過,總是很難領略到什麼,可是細細咀嚼下來,卻發現越嚼越有味道。前一陣子在書店閒晃,驚訝的發現此書改版了,第五刷的他們,書籍尺寸變得比較長了,書的封皮則變成格子狀晶亮反光材質,摸起來相當有質感,翻閱起來也比前順手,當下吸引我把江國香織寫的紅版先撈回家。而這一看下來,不得了了,簡直是愛不釋手。

『冷靜與熱情之間』分別由迂仁成與江國香織書寫紅藍兩本,男女兩方以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彼此愛情故事。

香織書寫的紅版之所以讓我那麼沉迷,我想是她那看似平淡其實卻相當細膩的書寫手法吧!若沒見過簡介,光從紅色的書皮來推論,一定會以為香織書寫的是「熱情」;其實不然,香織寫的是「冷靜」,但她並沒有在書中特別點明,她只是描述,描述女主角葵在米蘭的生活,透過種種生活細節,讀者自然而然會發現葵的冷調性,一種即使生活在自己從小生長的環境,面對著親密的朋友、愛人,仍給人一種莫名的疏離感的冷調性。

香織書寫的很細膩,加上葵幾乎是沒有什麼情緒的人,以至猛一看前段那些平淡的生活情境會讓人覺得有些悶,然而細細咀嚼下來卻越來越使人著迷,著迷在香織所描繪葵的那些生活情境裡。我一直覺得日本作家都很厲害,不論是村上春樹、山田詠美或是其他,他們對生活細節的描述,總是可以引領讀者到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情境中。村上就不用說了,書裡充斥著好聽的古典樂或爵士樂、好吃又可以照著做的義大利麵、各種好喝的酒精飲料;不過,或許是因為村上男性身份,用「我」引述時,總讓我覺得那種生活是存在在雅痞男士的身上,起而效尤的魅力相對消弱,我反而只像個旁觀者似的看著那些枝節末微。看香織書寫的紅版則就不同了,同是女性的角度,葵那種平淡卻充滿優雅格調的生活,則讓我很容易融入與引發無限憧憬。

住在冬暖夏涼,古典家俱怖置淡雅的高級公寓裡;做著半職的珠寶銷售工作;閒暇時帶著書到有著達文西『最後的晚餐』濕壁畫的聖瑪麗雅感恩修道院中的青蛙中庭裡閱讀;黃昏時喜歡在裝潢樸素,但可以打開窗戶,隔著小小陽台可以看到路邊種著柳樹的浴室中泡著加著浴鹽的澡;每個星期四晚上和丹妮耶拉兩對式情侶一起去看電影;每個月平均兩次和馬梧到布拉雷的咖啡館吃早午餐,度過星期天的早晨;和馬梧在客廳中,喝著阿瑪雷特,聽著極低音量的史特勞斯歌劇,馬梧看著紅酒專門雜誌,她則讀她的小說……等等。

不論是居家佈置、閒散的生活態度、礦泉水、紅酒加尋常易見的食物,香織描寫的細緻卻不誇張,像一般尋常生活似的,因此更隔外叫人讚嘆!腦子自然而然隨著這些字句就勒起這美妙的生活情境。我終於明白為何我在書店看不下去了,因為這些字句其實更適合在放著低音量輕音樂的居家環境中,一邊品啜著紅茶,一邊細細的閱讀。

就連愛情,香織也描寫的獨樹一幟:直徑15公分左右的大玻璃缽。調通心麵的寬口缽,有白色的蓋子,裡面裝著葡萄酒的軟木塞,填滿了三分之一的缽…..每一個軟木塞上都寫著馬梧那圓圓的字體。…TO MY AOI,6.20.1996….給小寶貝。給我的寶貝。….和馬梧共有的幸福小事,一個個葡萄酒木塞…..。。一個酒塞,就有一個美妙的情境。馬梧與葵的愛情,並沒有特別浪漫的情節,所有的所有都只是清清淡淡地存在日常生活中,香織書寫的平常甚至是有些不經意的,因此隔外讓人覺得這樣的愛情不矯揉造作,是很真實的存在,進而散發出令人迷醉的味道。

香織的文字看起來簡單,但深究起來都有不凡的意義,一章一章地閱讀下來更會發現她鋪陳、塑造人物表像與內心的功力非凡。葵喜歡閱讀、喜歡泡澡,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加強了葵表象的孤獨冷冽,但將自己放逐在自己世界中的葵卻又往往在此時表現出心對愛戀的熱切。香織這樣的安排,徹底點燃了我想要探究引發葵內心深處熱情的順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屬於他們的故事又是怎樣,進而迫不及待的將紅版看完並且去把迂仁成寫的藍版給撈回家,把他們拼湊個完全。

難怪會被日本人譽為20世紀最後最偉大的愛情名著,這兩本看似獨立的小說,在兩個作者不同風格,巧妙的書寫下,合成了一則動人的故事。

Sunday, November 25, 2001

BJ的單身日記


書的第一頁即為主人翁布莉琪.瓊斯(B.J.)在新年的第一天列下種種年度革新計劃,她要戒煙、不酗酒、減肥、存錢,也希望自己能更有自信、更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而男女之間的關係最好能夠成熟發展,不要迷戀情感的性無能者…等。很棒的計劃吧!然而時間一天天地前進,越看下去越會發現瓊斯種種計劃正以荒腔走板的趨勢前進,讓人不禁啼笑皆非地隨著她一起渡過三十幾歲單身女子酸甜苦辣心情轉折的一段歲月。

作者在本書刻畫大都會單身男女的生活、情感及人際關係。對於女性心態的描述更是詳細。在布莉琪的身上總會不時看到一些些屬於我們不敢承認的縮影,如她有深切的不安全感,卻又故作獨立自主地在大都會遊走;戀愛時為了約會做了一堆的準備工作,如:刮腿毛、拔眉毛、去角質、繪眼影、塗指甲油…..等,心中渴求穩定情感卻又故作優雅大方;嘴上說著要存錢,一到購物時間對什麼東西又全沒有免疫力;斤斤計較著自己的卡洛里(光看她日記標頭所做的卡洛里、煙酒單位記錄就笑的值回書價)卻又尋找各種藉口來說服自己偶爾的放縱是值得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