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探尋即將消失的國度

More about 探尋即將消失的國度比想像中閱讀的要慢很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講述的地方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地方;說來汗顏,南太平洋八個小島國,除了斐濟跟東加王國我有聽過之外,其他的,完全不知道,遂,在閱讀文字的時候,很多時候都需要想一下,有時候看著看著也不太能理解還要反覆翻閱。

幾個年輕的小朋友寫的文字很直白,所見到的事物,所碰到的人和我們一般所想像的都很不同;當中,有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感傷,有對人民的舉止反映失望,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很真切。他們並沒有加以太多對錯是非的評論,這一切,讓閱讀的人自己去解讀。「事情沒有對錯,只有角度的不同」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是當地人的角色又或者是外地人的角色;生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並不是我們,所以也沒有太多置喙的權利。但,就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對於這些小島國人民的影響,【環浪計畫】已經很確實的闡述了所有。如果說這群小朋友們當初所想的是要傳遞氣候變遷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他們很成功的做到了,於是閱讀的時候會對環境難民感到心酸;當然,也會反省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不為他們,是為了我們自己。

Monday, October 03, 2011

超脫煩惱的練習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出自於六祖慧能名諺語錄。佛經裡經常有開導人心,教人不要太過執著的語錄,有時,心煩的時候,隨意取之一句,倒也能夠不再心浮氣躁,沉定先。

不過,佛經語錄,多像五言絕句、七言律詩的,猛一看,還真沒辦法馬上悟得真意,再多翻看幾頁下來,頭暈目眩,很容易就捨下放在案頭。朱雀文化則推出了,近期,在日本擁有超人氣的僧侶小池龍之介所著的作品:超脫煩惱的練習

雖說是僧侶所著,但這本書並沒有艱澀難懂的佛法闡論,相反的,用詞很簡單,打的比喻也多出自生活,遂,比較像探討如何把負面思考轉為正向思考的心理書籍。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感覺上,第三冊應該是跟第二冊同期寫的!相形之下,第三冊又像第一冊一樣讓我讀得比較津津有味。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杜拉拉的轉職,於是不管是獵頭公司、面試的過程或者談C&B的制度,感覺收穫性大於第二冊的講究部門上下溝通技巧、平行間的協調...等

個人覺得極有收益的部分在於杜拉拉最後跳巢轉職於SH的部分所遇到的種種狀況的著墨。

Monday, August 15, 2011

阪急電車

如果不是在飛機上看了電影,而且沒看完,這本,之前就已經聽過的書,我應該不會這麼快下手買回家看。買回來翻閱之後,一點都不後悔!

果然,就像電影一樣,是個迷人的小品;雖然翻譯翻得台化的可怕,但,還是不減我喜歡的程度。先說翻譯好了。也許為了要貼近台灣式的用語,書裡用了很多語助詞,像「咩」!可說真的,「咩」這個字,是晚期才出現的吧!雖然不是火星文,但到底也不是正確的發語詞,加上背景是日本,日本人說話多半還是會講就所謂的敬語,於是,這樣一看下來,就亦發覺得怪。特別是像時江這種有點年紀的長者,對待陌生人說話一定會更加的謹慎,於是像小說裡面那樣對美莎直接說:「真是個爛男人..」怎樣還是讓我覺得有點太情緒化,不太合乎那個氛圍。相形之下電影裡面,她只是淡淡有禮的對美莎說:「最好還是跟他分開。」的這種說法,我就覺得比較能合乎既是陌生人又是長者的忠告。

Sunday, July 10, 2011

極南 南到世界盡頭

黃麗如應該是目前我最喜歡的線上旅遊記者,看了這本,更是這麼覺得。

之所以會喜歡她,是因為她的旅行,除了工作上的,很多,都是她自己花時間花金錢去實行的,而且,地點都是台灣人一般比較少自助到達的地方,理由只有一個字:遠;還有,相對的資訊不多。但她,非常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也於是,文章總是讓人有不同視野的開展。記得之前有報導指出一些行腳節目要結束,訪問了某個計程車司機,他是如是說:因為經濟上只能夠養家活口,沒有多餘的金錢可以去旅行,透過這些節目可以看到世界不同的角落是這麼的不一樣,覺得很棒。看黃麗如的這本「極南」,我也有同樣的感覺!